我愛「精英大師」

I LOVE YOU,SILENT WITNESS!

2005/04/16

EPISODE II —— 超級革命


2005年4月3日,「精英大師」完成衛冕短途三冠馬王壯舉。
(圖片源自:
http://www.hkjc.com

「精英大師」是首匹成功衛冕短途三冠的馬王,連續兩季在洋紫荊短途錦標、百周年紀念短途盃及主席短途獎封王。短途三冠系列的誕生,乃源自「三冠大賽」,「三冠大賽」在1991/92年度馬季創辦,由董事盃、香港金盃及香港冠軍暨遮打盃組成。「翠河」(River Verdon)在1993/94年度馬季成功包辦三冠,寫下香港賽馬歷史新一頁。「翠河」和「精英大師」的非凡成就,蘊含了深遠的意義……



1994年5月15日,「翠河」成為香港首匹三冠馬王。
(圖片源自:
http://www.hkjc.com

在澳洲墨爾本的Carbine Thoroughbred牧場,「翠河」和胞妹「悅河」(River Serein)正在閱讀「精英大師」的新聞,對這匹超級馬王讚不絕口。

悅河:哥哥,「精英大師」好勁呀﹗牠是第一匹成功衛冕短途三冠的馬王,現在更加挑戰十七連勝紀錄喎﹗你覺得牠做得到嗎?

翠河:你話呢?

悅河:一定得﹗因為我知道,牠做得到,即是代表你更加威風,更加名留青史﹗

翠河:那麼你喜歡哥哥,還是喜歡「精英大師」呢?

悅河:當然是哥哥啦﹗如果香港沒有你,又怎會有「精英大師」呢?

妹妹真是說得對,「精英大師」的成功,和我有非常密切的關係。假如馬會沒有創立自購新馬(Private Purchase Griffin)制度,沒有為我度身訂造「三冠大賽」,又沒有遠征美國參加雅靈頓百萬金大賽(Arlington Million),香港賽馬的革命便不會成功。「精英大師」是馬會多項超級革命的心血精晶,作為革命的先鋒,我深感榮幸和高興。我認真想不到疼錫我的主人夏佳理(Ronald Arculli)當了馬會主席,將革命的精神發揚光大。

自購新馬新勢力

「精英大師」是新一代自購新馬的王者,我就是第一代自購新馬的領袖。1990/91年度馬季,馬會進行一次超級革命,准許馬主自行購入從未出賽的新馬來港,統稱「自購新馬」。過去香港競賽馬匹只有兩類:配售馬(Subsciption Griffin)及自購馬(Private Purchase)。配售馬俗稱「攪珠馬」,最佳代表作是「凱旋燈」(Victory Lantern),牠打破了我的不敗之身,奪取1991年沙田錦標,牠更加入選跑香港邀請碗(香港一哩錦標前身),可惜後來因傷退出。至於馬主以高價購入的海外馬匹,「及時而出」(Quicken Away)和「喜蓮之星」(Helene Star)是與我同期揚威香港馬圈的王者。

「自購新馬」的優點,在於馬匹賣價不算昂貴,並且接受過基本訓練,潛能深不可測﹗嘻嘻﹗假如馬主擁有種馬,更可以親手配出良駒來港闖出名堂。我是自購新馬的第一代,當然備受馬圈中人重視,但是連我自己都想不到,這場革命為香港賽馬國際化奠定堅固基石。

當我退役之後,香港馬圈湧現一個又一個超級名字:「娛樂之皇」(Concert King)、「軍樂聲」(Quick Action)、「特區之星」(Best of the Best)、「百勝威」(Privilege)、「聖利」(Holy Grail)、「靚蝦王」(Fairy King Prawn)、「魅力之城」(Charming City)、「電子麒麟」(Electronic Unicorn),牠們在各項級際大賽中名留青史,「精英大師」更加是另一驚世經典。不過,每當提起自購新馬的先鋒,所有人必定想起我。


1991年12月15日,「翠河」和巫斯義聯手擊退外敵,勇奪香港邀請盃。

(圖片源自:http://www.hkmashing.com

天作之合的遠征先鋒

我是由夏佳理一手培育出來,父親是Be My Native,是加冕盃(Coronation Cup)冠軍;母親是Tuyenu,奪取四場冠軍後便加入牝馬行列。當時夏佳理和已故的張奧偉爵士(Sir Oswald Cheung)合夥養馬,碰巧他們當年中了籤,於是機緣巧合下來港出賽。想不到我被一個飼料盤所傷,休養了足足一年才作處子登場。當時我最不喜歡入閘,看見那個冷冰冰的閘箱便發怒,害得鞍上的馬泰斯(John Matthias)出閘時幾乎滾下來。此外,我又不喜歡看見其他馬匹在面前擾攘,所以轉入直路時,必定拼盡氣力狂追對手。我的表現令不少馬迷及馬評家驚訝,更加認定我是一顆香港馬圈的超新星。

我從第四班連勝四場後,火速升上第一班,更加入選參加打比大賽。我從來不擔心自己的氣量,練馬師許怡(David Hill)卻擔心我的進度不足。於是我在出賽前兩日的彈閘中,做出22秒以下的超級時速,更加噴了幾口火氣出來,告訴他們我的狀態勇達巔峰。最後,我順利摘下打比的榮譽,並且休息三個月後,於遮打盃順利勝出,創下六連勝佳績。

本來我真是有機會挑戰「同德」(Co-Tack)的十連捷紀錄,可惜在1991/92馬季首戰中,在最後直路內欄「坐包廂」,後追不及跑第二,拱手將沙田錦標讓給「凱旋燈」。到了一個月後的董事盃,馬泰斯在最後直路時失諸交臂,令我和「必易勝」(Busy Win)擠碰一起,再次後追不及得亞軍,不敵一哩專家「智多寶」(Mastermind)。不過,香港馬迷不減對我的熱情,在香港邀請盃中成為大熱門,並且得到法國高手巫斯義(Gerald Mosse)相助,一起挑戰外國強敵。我和過去一樣,在初段留守最後位置,轉入直路時在大外欄全力衝刺,以一個馬位力壓級際賽冠軍「審慎」(Prudent Manner)及「太子」(Majestic Boy)奪標。這場比賽的最大意義,在於該屆的國際賽,是首次邀請包括英國、愛爾蘭、澳洲、紐西蘭在內等的國家馬匹參戰,香港邀請盃(即現在的香港盃)更被列為國際三級賽。

後來,國際馬匹評分委員會更因我在香港邀請盃的卓越表現,給我101分,是參加國際一級賽的最基本評分。1992年,我的馬主夏佳理和張奧偉接獲邀請,希望我參加美國的雅靈頓百萬金大賽。經常細心研究後,我便踏出別具歷史意義的一步,在8月29日乘飛機前往美國芝加哥,開創香港馬匹遠征的先河。原來我的父親Be My Native曾經出戰此場大賽,並在英國好手柏葛(Lester Piggott)執韁下跑入季軍,夏佳理很渴望我可以出戰,延續上一代的光榮。離鄉別井,又要適應美國的水土,加上對手「好醫生」(Dear Doctor)、「天空古典」(Sky Classic)等是真正一級賽高手,試問如何擊敗牠們呢?最後,我在馬佳善(Basil Marcus)奮力策騎下,以第十一名衝線。

我對遠征的興致並未減退,在1994年秋天南下澳洲,以覺士盾(Cox Plate)和墨爾本盃(Melbourne Cup)為挑戰的目標。為了合乎出戰墨爾本盃(Melbourne Cup)的資格,馬會更為我度身訂造一場2,300米賽事,結果只得「玉峽生輝」(My Home Town)、「北龍泉」(Northern Caledon)及「高招數」(Evasive Tactic)和我一齊玩,我也以兵不血刃的姿態凱旋而回﹗ 跟著我作出第二次遠征,但是滿利谷馬場(Moonee Valley)路窄多彎,墨爾本盃的3,200米實在太長,結果馬素爾(Johnny Marshall)如何努力,也是功敗垂成。正因這兩場硬仗,我的體力已不復盛年,更黯然在1996年3月正式退役。不過,我的遠征經驗成為香港賽馬的重要財產,不少練馬師吸取了我的經驗,在準備馬匹遠征時更完善。沒有我的第一步,「靚蝦王」和「好望角」(Cape of Good Hope)又如何揚威海外呢?


1993年11月28日,馬佳善協助「翠河」摘下董事盃,踏上三冠馬王之旅。
(圖片源自:http://www.hkmashing.com

度身訂造的三冠大賽

提到度身訂造,「三冠大賽」算是香港馬會送給我的禮物。馬會在1991/92年度馬季創辦三冠大賽,分別是十一月的1,600米董事盃、三月的2,000米香港金盃及五月的2,200米遮打盃。美國的三冠馬王只限三歲馬參加,牠們一生只有一次機會問鼎殊榮,所以當「真寧靜」(Real Quiet)、"Funny Cide"和「聰明奇兵」(Smarty Jones)在貝蒙錦標(Belmont Stakes)飲恨而回時,馬迷都非常落寞和失望。香港的三冠大賽,則可讓年長馬參加,令我可以三度衝擊榮譽。現在的良駒認真幸福,馬會為了平均分配大賽賽期,特別將董事盃改在一月舉行,並在1994/95年度馬季,將遮打盃途程增至2,400米,令練馬師的部署更得心應手。當時我面對的最大困難,是我不能以十足狀態參戰董事盃,一哩更加嫌短,所以我在首兩季都在首關失手,1991/92一屆敗在「智多寶」蹄下,1992/93一季鬥不過「生圖」(Sound Print),但卻在香港金盃及遮打盃掄元,奪得20萬的雙冠獎金。

為了完成創舉,許怡讓我在1993/94一季專心留港作賽。唯一美中不足的,是三關主理的人選不同,馬佳善跑董事盃,馬素爾包辦次關及尾關策騎權。不過,他們都是我的最佳拍檔,我在1994年5月15日,完成包辦三冠的歷史使命,並為夏佳理及張奧偉帶來50萬的特別獎金。我都很佩服自己,皆因現在仍未出現第二匹三冠王,哈哈﹗

假如沒有三冠大賽,馬會也不會在1993/94年度開辦短途三冠系列,造就「精英大師」寫下歷史。其實,我曾經在首屆的兩關賽事中列陣,更在跑馬地錦標跑入亞軍,但只屬熱身性質。我的故事講完啦﹗短途三冠的發展歷史,留給兩匹快馬之王介紹﹗「及時而出」和「活力先生」(Mr.Vitality),論到你們啦﹗


待續……

0 Comments:

發佈留言

<< Home